Utvidet returrett til 31. januar 2025

Bøker utgitt av Ehgbooks

Filter
Filter
Sorter etterSorter Populære
  • - Essays by Chia-lin
     
    278,-

    本書蒐錄知名學者鮑家麟教授40件雋永作品──我們那一代的見聞、經歷、感想和回憶。是鮑家麟教授在課餘,興之所至,以嘉霖筆名所寫。大部份在世界日報和亞省時報刊出。書中文章的類別可分解憂﹑勵志﹑歷史﹑教學﹑家在圖桑及其他。本書為《臺大人回憶錄叢書》之一,是臺大人文庫系列作品。序言 這是我繼"婦女問題隨想錄之二:沙漠甘霖"(台北稻鄉出版社出版)之後的另一散文集,搜羅了四十餘篇雜文,加上幾首詩歌。是我在課餘,興之所至,以嘉霖筆名所寫。大部份在世界日報和亞省時報刊出。本想題名為"敝帚集",取敝帚自珍之意,但此一書名已有人用過,只好作罷。 書中文章的類別可分解憂﹑勵志﹑歷史﹑教學﹑家在圖桑及其他。解憂類的有解憂功,美國的車尾文學,新鮮玩意兒,西洋歌劇真有趣,第一次看歌劇,盡信GPS不如無GPS。勵志類的有天堂地獄俱在人心,境由心生,從莫扎爾特說起,過猶不及,明天會更好,無顏見江東父老情結,以及好好念書的歌詞。 文史類較多,有中國的發明對西方的影響,孔子的行情,易經是人類的寶典,地球暖化,美國的少數民族,叫德國人太沉重,從"最後一課"到歐盟:阿爾薩斯去來,張良與黃石老人──歷史的想像,燕梳鎮屋柏文共渡,筆名等篇。教學類的有知識就是力量,教學服務,介紹信,學生評鑒教授應予廢止,晝寢,學中文趣味多。 家住美國西域的圖桑,夏天炎熱高溫,見於鐵釘殺手一文,及見山火有感的塔形詩。對付這種氣候的辦法有消暑功一文。圖桑的土地婆──露伊絲馬歇爾,和外遇演習,也都是圖桑的故事。其他的雜文中,有個"子不語"類,凡涉及不科學或迷信者皆屬此類,掉頭髮,與科學實驗共舞,神佛難為,太陽能與大日如來密法等皆是。 本書由走在時代尖端的漢世紀微出版公司(EHGBooks)全球發行,在www.amazon.com就可買到,是我的光榮。

  • - The Adventures of Lacquer Painting In Museum
     
    548,-

    龍南天然漆博物館Long Nan Museum of Natural Lacquer Wares臺灣天然漆百年史,係臺灣的重要文化財,其中又以南投埔里的天然漆為主。臺灣於1918年,由臺灣總督府引進越南安南漆樹,在魚池鄉蓮華池試驗所試驗種植,早年先於苗栗銅鑼地區推廣。由於埔里地區盆地地形適合漆樹成長,於民國40年引進大埔里地區以農業方式大量生產,爾後開啟臺灣天然漆產業約30年的黃金歲月,極盛時期有近2萬人仰賴天然漆產業為生、漆農約萬餘人,漆樹最高種植面積高達2,500公頃。民國63年生漆年產量高達293公噸,其中半數外銷到日本,並造福國內大臺北市、新竹縣市、鹿港、大溪等地區數十萬人的重要高級家俱漆器產業,深受消費者喜好,並賺取龐大的外匯在案,埔里鎮堪稱臺灣天然漆的故鄉。可惜因時代變遷、社會經濟結構的改變,讓臺灣漆產業沒落。〝龍南天然漆博物館〞是臺灣碩果僅存的漆產業,百年博物館歷經徐家六代人的努力,肩負傳承使命感,讓臺灣特有客家漆文化產業永續發展、風華再現。Hundreds history of Taiwan Natural Lacquer is important cultural property for Taiwan, lacquer well produced predominantly based in Nantou Puli. Since 1918, Rhus succedanea L. var. dumoutieri kudo had been brought into Taiwan because of good quantities and quality. In the beginning, lacquer trees was planted and researched by Taiwan Governer-General's Office in Lien Hua Chih Research Center, earlier periods lacquer trees widely planted in Miaoli Tongluo. Due to Puli basins is suitable for lacquer trees grow up, in 1950s agricultural lacquer production started in Puli area. At that time, it opened the Taiwan Natural Lacquer Industry for over 30 years prime time, there were nearly twenty thousands of people lived on lacquer, lacquer farmers about ten thousands of people, lacquer trees highest planted area up to 2,500 hectares. In 1974, the annual production of raw lacquer reached 293 tons, half of raw lacquer exported to Japan, have benefited over 100,000 people who worked for advanced lacquer furniture industry in Taipei, Hsinchu, Lugang, Daxi and other regions in Taiwan that consumers preferred and earned large amounts of foreign exchange. Therefore, Puli is the home of Taiwan's lacquer. However, times changed, social and economics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led to Taiwan lacquer industry declined. Long Nan Museum of Natural Lacquer Wares, the only remaining Taiwan's lacquer industry has been manufacturing and exporting natural lacquer and excellent blend of beauty, elegance, great design, and extraordinary lacquer wares under strict inspec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for more than 6 generations, trying best continuing Taiwan specific Hakka lacquer cultures and reappearing its glory.In 1956, Hsu A Long, the originator of Long-Nan CO., LTD, continued natural lacquer business from ancestors. In 1960, he established corporation of Long Nan which is famous for excellent lacquer refining and best quality of natural lacquer. Almost 90% of natural lacquer produced in Taiwan must be inspected strictly by Hsu Yu-Fu, the CEO of Long-Nan CO., LTD, and approved under "龍" seal before exporting.In 1988, Hsu Yu-Fu, the CEO of Long-Nan CO., LTD, based on the missions for preserving century history of Taiwan Natural Lacquer, he decided to form Long-Nan Museum of Natural Lacquer Wares. There are over ten thousands of historic-cultural collections of natural lacquer wares in Long-Nan Museum. Every year, not only Taiwan people but also many tourists com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o visit our museum.

  •  
    330,-

    Procrustean形容詞:強求一致的;削足適履、牽強附會的;迫使就範的(源出希臘神話Procrustes之床)在雅典國家奠基者提修斯(Theseus)的傳說中,從墨加拉到雅典途中有個非常殘暴的強盜,叫Procrustes意思是"拉長者"、"暴虐者"。 Procrustes開設黑店,攔截過路行人。他刻意設置了2張鐵床,一個長,一個短。然後他強迫旅人躺在鐵床上,身材矮者睡長床,強拉其軀體使其與床鋪等齊;身材高大的睡短床,他就用利斧把旅客伸出來的腿腳截短。由於他這種特殊的殘暴方式,人稱之為"鐵床匪"。後來,希臘著名英雄提修斯(Theseus)在前往雅典尋父途中,遇上了"鐵床匪",擊敗了這個攔路大盜。提修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強令身體魁梧的Procrustes躺在短床上,一刀砍掉"鐵床匪"伸出床外的下半肢,除了這一禍害。邵忠仕牧師在其傳道生涯中有感本世紀「靈恩運動」衝擊香港與台灣教會,如:靈言靈語、靈歌靈舞、神秘靈交、靈異奇事、敬拜讚美、新時代運動、各種法術、催眠、暗示、趕鬼、巫術、巫醫、附身與轉世、鬼附與精神病、外邦巫術......等等,又如有人可以帶領他人去看天堂,各種光怪陸離、五花八門的事件,真是鬼話連篇、百家爭鳴。在這種社會大環境中,邵忠仕牧師面對這些衝擊基督教會的各種運動,教會也不知所措,甚有教界領袖們說:「念神學有神念到無神。那些沒有念神學院的傳道人都非常好,就如有人可以直接與 神通話,連聖經也可以不用。」然作者認為,若不念神學又如何做傳道人呢?經一再深思熟慮,開始去研究存在哲學、心理分析、諾貝爾全套文學、人類學、世界宗教學,為要明白關乎 上帝的啟示真義。邵忠仕牧師從人類文明史的演變,透過本書解釋了人們不安的原因;他將基督教所提出的人神事工,以人類歷史的三階段逐一剖析:精靈時代、宗教時代與科學時代,透過古代宇宙觀與人類文明史,還原造物主賜給人類的寶典──聖經。邵忠仕牧師此書已「普羅克魯斯床」為書名,目的是希望大家能了解,對聖經的詮釋是不能以人的平面看法來詮釋的。就如作者一再強調的,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思想和價值觀,我們斷不能以那個時代的思維方式來詮釋聖經所描述的是健,否則就和這個殘暴的強盜沒兩樣。Procrustean Bed它的涵意是:強求一致的;削足適履、牽強附會的;迫使就範的。作者衷心的期待,身為基督徒們,能夠跳出時代背景的框架,讓我們對聖經所記載的和上帝所啟示的,有更正確的看法。邵忠仕牧師在其傳道生涯中有感本世紀「靈恩運動」衝擊香港與台灣教會,如:靈言靈語、靈歌靈舞、神秘靈交、靈異奇事、敬拜讚美、新時代運動、各種法術、催眠、暗示、趕鬼、巫術、巫醫、附身與轉世、鬼附與精神病、外邦巫術......等等,又如有人可以帶領他人去看天堂,各種光怪陸離、五花八門的事件,真是鬼話連篇、百家爭鳴。在這種社會大環境中,邵忠仕牧師面對這些衝擊基督教會的各種運動,教會也不知所措,甚有教界領袖們說:「念神學有神念到無神。那些沒有念神學院的傳道人都非常好,就如有人可以直接與 神通話,連聖經也可以不用。」然作者認為,若不念神學又如何做傳道人呢?經一再深思熟慮,開始去研究存在哲學、心理分析、諾貝爾全套文學、人類學、世界宗教學,為要明白關乎 上帝的啟示真義。

  • - Toward the Universe of Health and Soul (Traditional Chinese Edition)
     
    223,-

    本書是第二版,內容分健康、宇宙和靈魂世界三個部分,為作者多年之心得。●健康篇作者在中國內地山區的農村長大,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發覺生食天然食物的野生動物比用精製飼料飼養的動物,在生命力和抗病力方面要強得多,根據這些自然現象,探討了人類現代飲食與健康的問題。●宇宙篇作者在一次看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有關宇宙大爆炸論的一個節目時,覺得宇宙大爆炸論有很多矛盾的地方,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靈魂世界篇作者在一次單獨行山時,偶然看到了天空中有一個不明的、彎彎的發光體,並由此對世界事物產生了新的看法,甚至認為在人類可見的物質外,還存在隱形的靈魂世界。本書內容純為作者的觀點,望讀者對健康、宇宙和我們的靈魂世界有新的啟發。張捷帆,1963年出生於中國內地農村,1988年來香港定居,作者對對科學有興趣,經常看到妻子和兩名兒子喜歡買些不健康、但他們自己認為美味的食物回來,殊不知這些食物的背後隱藏了不健康的元素,透過作者長年對現今中國、香港兩地的食品生產、管理、製造與食品安全、食品流通的體驗與實踐,結合作者自有的身心靈體驗,希望家人與讀者們能從中能得到一些"食品安全"、"健康生活"與"靈性感應"的啟發,達到宇宙天人合一的終極目標。

  • - Four Playscripts Collection
     
    278,-

    本书搜录四部影视文学作品,包含:太阳之子、沧桑原主、东方佛朗哥之死、彼岸。 唐宇晨,一九五八年出生于哈尔滨,大学中文专业。中国电影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离别》获全国文学奖。曾发表电影剧本《沧桑原主》、《岸》、《伸向东方佛朗哥的枪口》、《飘叶》、也曾为拉斯韦加斯赌城天天报撰写连载(耀林星云梦)。现为自由撰稿人,北美作家协会会员、美国拉斯韦加斯新华杂志社副社长。 方怡 一九六一年出生于上海,现为北美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各大书刊报纸发表小说、散文二十余万字。代表作《别了》、《妈妈》。

  • - The Son of the Sun (English Traditional-Chinese Bilingual Edition)
     
    278,-

    本書是旅美華裔劇作家唐宇晨最新中英雙語版影視文學作品。唐宇晨,旅美華裔劇作家,現任新華雜誌社副社長。我出生在一個雪花特別深情眷戀的地方--中國哈爾濱。那是一座號稱東方莫斯科的美麗浪漫的城市。開玩笑地說:我是1958年大躍進的炮竹聲吸引著我進入人間,高風亮節的學雷鋒熱潮。我接受社會的初步良好教育。大公無私,一心奉獻,從那一雙輕鬆的小腳輕輕地步入人生的起點時,漫長艱難的道路等待一個人去走。跋涉,面對,無奈,苦楚,還有希望。一切的一切,演繹著我人生的故事。故事在講述,故事在實現,故事還在繼續。我成長在一個文化氛圍非常濃厚的家庭裡。每當我回憶我的童年,總是感慨萬千。那高昂的學論聲,悠揚的琴聲雖以久久地消失在遙遠的過去,但對於我自身修養產生巨大的影響。小時候總覺得那時風那麼大,夜那麼黑,天氣是那麼冷。記得我家是住在一座典雅俄式的住宅裡,門前有一棵高大的梧桐樹。每天小耀林揚起嬌嫩的小手,背著太陽的紅光,期待一個高大的身軀走進我的眼簾。有一天,爸爸他沒有回來,他不想回嗎?他想天天回家,是高高的磚牆,磚上的電網擋住他回家的路。小耀林在樹上刻的記號一天天增高,他長大了。那時紅色染遍大半個地球,難道不是嗎?那一個紅彤彤的世界不知為什麼?什麼人把我和我的家劃到和當時神聖的紅色相對立的黑五類,門前掛著白旗。在我幼小的心靈,有著抹不去的羞辱。小夥伴們也變著法欺負我,過著三等人的生活。人類糟糕的歷史階段,造成多少家庭的悲劇。人,沒過錯,是歷史人物製造的錯誤。父親含冤死去。母親隨之撒手人寰。家破了,人亡了。孤伶的我寒風中飄淚獨行。當我無數次仰望天空,心中無盡的痛苦和悲傷,同時也有一種無盡的力量和希望。我決心努力學習,提高素養。忘記殘酷的經歷,克服對社會的仇恨。做一個對人類,對國家人民有用的人。四年的下鄉生活鍛煉了我的堅強意志。1978年我考入了黑龍江大學就讀中文系。漫長的冬天 ,冰雪融化了,風停了,雨住了,草綠了,花開了,人笑了。電臺裡傳出一個英俊的男人可親而又莊重的聲音。用他帶有磁性話語,向千百萬人播放中國及世界重大新聞。工作之余,酷愛文學的我,曾創作了電影劇本《滄桑原主》,《伸向東方佛朗哥的槍口》,《岸》,《飄葉》,《離別》獲全國文學獎,任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方怡 一九六一年出生於上海,現為北美作家協會會員。曾在各大書刊報紙發表小說、散文二十餘萬字。代表作《別了》、《媽媽》。

  • - Bicycle
     
    330,-

    張小海是一名夢想成為英雄的小夥子,他因一台自行車而捲入了一場是非鬥爭,他以個人的力量與不良勢力鬥智鬥勇,並在過程中經歷了殘酷而現實的愛恨情仇......張冠,男,1984年出生於遼寧省沈陽市,作家、詩人、編劇、導演。2012年中國傳媒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2015年于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 Extension畢業。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北美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會員,北美南加州華人作協會員。曾出版長篇小說《誰把流光辜負了》、《情書》、《另一種蹉跎》、《檸檬》,中短篇小說集《烏托邦裡的白日夢》,詩集《遙遠的地方有個秘密》。

  • - Daydream in Utopia
     
    278,-

    《烏托邦裡的白日夢》是張冠的中短篇小說集。書中收錄了張冠在2006年和2007年創作的中短篇小說。序你獨自穿梭在沒有回聲的走廊握起拳頭去敲打鋼筋水泥的圍墻你在不經意間看到墻角凌亂的蛛網和地面上若隱若現的光芒破舊的櫥窗前有雨水在流淌傷心的木偶想插上翅膀去飛翔你為自己建造起了並不奢華的帳房去幻想觸不可及的遠方和夢寐以求的姑娘有一天你聽見外面傳來了刺耳的聲響於是你轉過身拾起一根生鏽的鐵釘在堅硬的石板上刻下了屬於我們的詩行......張冠2016年3月於美國洛杉磯張冠,男,1984年出生於遼寧省沈陽市,作家、詩人、編劇、導演。2012年中國傳媒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2015年于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 Extension畢業。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北美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會員,北美南加州華人作協會員。曾出版長篇小說《誰把流光辜負了》、《情書》、《另一種蹉跎》、《檸檬》,詩集《遙遠的地方有個秘密》。

  • - Lemon
     
    278,-

    小說《檸檬》講述了三個分別喜歡寫作、繪畫和唱歌的年輕人肖揚、陸然和阿飛,與兩個美麗女生文靜和小慧之間發生的有趣的故事。幾個年輕人在北京、上海還有遠離塵世的L島上的咖啡店相遇。在這些充滿巧合與誤會的事情中,他們之間產生了錯綜複雜的感情。一切看似發生但似乎從未發生......小說探討了追求藝術事业的年輕人在面對現實和理想時的矛盾與掙扎。雖然有些殘酷,但充滿希望......張冠,男,1984年出生於遼寧省沈陽市,作家、詩人、編劇、導演。2012年中國傳媒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2015年于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 Extension畢業。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北美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會員,北美南加州華人作協會員。曾出版長篇小說《誰把流光辜負了》、《情書》、《另一種蹉跎》,詩集《遙遠的地方有個秘密》。

  • - A Secret in a Distant Place: Guan Zhang's Poetry Collection
     
    223,-

    《遙遠的地方有個秘密》為張冠的詩集。詩集收錄了張冠從二零零五年至二零一零年期間創作的大部分詩歌。自序 記得那是一個夜晚,宿舍裡的兄弟們都睡了。在床頭臺燈並不明亮的燈光下,我拿起了筆和本子,寫下了幾行字。後來,這種場景時常地發生。慢慢地,我發現本子裡文字的行數多了起來。我記不清我寫過的第一首詩的確切時間和地點。不過我知道,那應該是在我上小學的時候。我記不清楚那首詩的具體內容,我只知道那天我在做作業,作業沒做完,但卻作了一首詩。 上了大學以後,我對詩歌,尤其是現代詩歌的熱愛更加地濃烈了。一個二十幾歲的小夥子,內心的激情和浪漫,迷惘與叛逆,在一首首的詩裡仿佛找到了最好的答案。答案不一定是唯一的,也許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閱曆的增加,會有不同的感悟。但唯一不變的是那不甘於向世俗投降,不去向平庸低頭,敢於質疑和挑戰的勇氣和那顆真誠的跳動著的年輕的心。 每次走進書店,我都會在詩歌的書架前面看上許久。雖然詩歌的區域只有小小的一塊兒,在前面徘徊的或許只有寥寥的幾個人。但是,每當我看到那一行行凝練的充滿熱情的文字時,我深深地覺得其實孤獨並不可怕。 在大學裡,我又開始去寫詩。這次距離我小學時候的那次寫詩相隔了好久。我知道這不是一個人們喜歡讀詩的年代,尤其在年輕人裡,詩歌距離我們似乎越來越遠。因為在這個年代,詩歌不會給我們帶來朝思暮想的漂亮的性感女生,更不能帶給我們畢業後的豐富薪水的工作。冒著沒有讀者的風險,我在宿舍、教室、圖書館等任何可以拿起筆打開本子的地方,潦草地塗塗改改,寫下了一行又一行,至少還能把自己打動的文字。而奇怪的是,不論周圍的環境如何,我始終相信在世界的某個地方,一定會有人與我一樣,在看似傻乎乎地執著地拼命尋找和發掘人們內心深處最真摯的感動和對生活的愛。 這本詩集收錄了我從二零零五年到二零一零年期間創作的詩。詩的內容和風格似乎代表了我每個階段的狀態。我有時候也會猜測和回憶我當時寫每一首詩的確切的動機。可無論如何,我都明白,那些思緒都與一個年輕人內心深處最純粹的情感有關。關於情感,不需要用文字去直接解釋。懂你的人,只需彼此微微一笑,因為那個藏在遙遠地方的秘密,只有我們知道。 張冠 2015年6月於美國洛杉磯張冠,男,80後作家、詩人、編劇、導演。中國傳媒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北美南加州華人作協會員,北美洛杉幾華文作家協會會員。2007年出版長篇小說《誰把流光辜負了》。2015年出版長篇小說《情書》。

  • - Drifting Roots (Chinese Edition)
     
    405,-

    二十世紀的中國,從腐敗的滿清政府開始,辛亥革命,中華民國建國,隨即軍閥割據,抗日戰爭,國共內戰。外侵內患而造成國家社會的大動亂,幾乎佔了整個世紀。我的父母和姐弟五人,就是生長在那個國家多難,社會不安的時代。後來除了姐姐和她的家人之外,很幸運的,我們逃脫了中國大陸,在上個世紀中期史無前例的政治迫害,及社會不安的浩劫。但是我們的父母也被迫地,離開了中國大陸,連根拔起,流亡海外。當時我們所渴望的,是在安定的環境中成長。而我們父母畢生追求,而沒法達成的奢望,竟是簡單的家人團聚! 我的父母就是懷著『有家歸不得』,和『家人無法團聚』的雙重思念和感受,飲恨終生。於一九七○年代先後在台北和在美國謝世的。我們姐弟,因為年齡的差別,我們一生的經歷就迥然不同。在時代潮流的巨浪中,各人走出一條生路,努力地奮鬥了一生。這本書『漂萍』是記述一個很平凡的中國家庭的真實故事。就是因為平凡,我們家的故事,是在報章雜誌中,和歷史書上找不到的。可是我們這些升斗市民的親身經歷的故事,是可以充分反映出當時的時代背景。足以值得記下來,留給在海外生長的後代子孫。盧業裴,祖籍湖北省天門市,國立台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畢業,獲有美國德克薩斯州,州立休士頓大學,機械工程碩士和博士學位。畢業後,任職於美國泰勒研究中心,畢生從事於高科技研發工作,曾任工程師,科學家,和科技管理人員,直到一九九五年退休。在工作年間,先後任教於美國馬里蘭州立大學,美國海軍官校,美國天主教大學,國立台灣大學,和國立台灣海洋大學。一九九五年,合著有高科技『結構的振動阻尼』(Vibration Damping of Structural Elements)一書(英文版),二○一二年,著有自傳體的回憶錄『漂泊的浮萍』(Drifting Roots)一冊(英文版)。在大學期間,曾任國立台灣大學籃球校隊隊長,也是當年頗具盛名的『籃聲』籃球隊的隊員。現居美國馬里蘭州。

  • - Space Circus (English-Chinese Bilingual Edition)
     
    248,-

    此書是美國華府美女插畫家Montana DeBor的最新兒童繪本。Montana DeBor是一位插畫家與馬戲團藝術統籌,長居於美國華府近郊的維州阿靈頓市,她擁有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藝術史學位,也是不少兒童插畫作品的作者。作者投身馬戲藝術表演已經過四年,在特技倉儲與英國馬戲中心參與多項特技訓練與藝術設計,此書是她彙集在馬戲表演中有趣的科幻插畫故事而成。Montana DeBor is a D.C. based circus artist and illustrator. Born and raised in Arlington, VA she attended college at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where she studied Art and Art History. She is a published author and illustrator and is passionate aout circus arts. She began studying circus four years ago and has studied at various acrobatic training schools including Circus Warehouse, The New England Center for Circus Arts and Circomedia. She now works as an instructor and performer in the Washington D.C. area.

  • - NACWADC 2017 Biannual Journal - A Collection of Literary Work from Members
     
    236,-

    編輯的話-仗一枝筆老猶雄/金慶松年刊印出,本屆也將邁向尾聲。回顧來時路,我們持續了華府作協的優良傳統,不定期的演講會,定期的寫作工坊,也算風生水起。本屆也有一些創新,例如,作協讀書會穩穩妥妥地進行,閲讀是最靜美的陪伴,分享是更多元的學習;也有大膽的嘗試,「寫.閲.評.聚」就是一個新意,寫作、閲讀、評析、聚談,分別從不同的角度灌溉著會員們寫作的熱情。相較於影光聲色,文字像是質樸清拙的粗茶淡飯;相較於其他興趣,寫作像是高不可攀的小眾雅緻。本會秉持延伸海外華文文學的命脈,一年多來舉辦許多精彩多元的文學講座、文誼活動,激發了人們曾有的寫作夢想,吸引了不少人加入本會成為會員,增加了文友同好,豐厚了財庫經費(會員數、財務量都達到了「歷史上的新高」),使得本屆的年刋有足夠的財力給予作者微薄的、卻也是本會成立以來第一次給出的稿費,更激勵了會員們努力創作、踴躍投稿,為年刊增添了份量、豐富了內容。本冊年刋有49位作者、72篇文章、超過190頁,也是創了本會的紀錄。年刋中的專欄,是向本會三位資深會員、作家致敬,向他們在寫作路上堅持的精神致上最誠摯的敬意。百歲人瑞劉緣子女士仍在閲讀、眉批、書寫;九十餘歲的吳崇蘭女士仍然「撐」著、堅毅著、精神著;年逾七十、寫作近四十年的韓秀老師依舊悅讀甚勤、筆耕不斷、出書頻仍,這就是會員們的典範。年刊限於頁數篇幅,只算是投稿會員們的雪泥鴻爪,無法盡顯本會的寫作能量與質量,太長的稿件被割愛了,作者簡介超過200字者,也被刪減了,老編的標準回覆是:「對不起,人生就這麼長,墓碑就這麼大,墓誌銘就只得濃縮在這丁點大的墓碑上,寫作者會有能力以少寫多。」寫作者也會有能力寫出無數的「墓誌銘」。當然,最要感謝的是每一位賜稿者,以及年刊編輯過程中與編輯群的來來回回、修修改改、增增減減、刪刪補補,追求盡心盡力、盡善盡美,並讓年刋順利付梓,按期出刋。過程或許耗時費事、成品或有疏漏不全,尚祈海涵見諒!寫作才是我們寫作者的終極目標:寫作是靜心觀照、寫作是自我對話、寫作是字斟句酌、寫作是重組建構。讓我們相互勉勵提攜,寫出心靈深處、寫出悲天憫人、寫出刻骨銘心、寫出人情世態、寫出反璞歸真、寫出柳暗花明、寫出苦盡甘來、寫出海闊天空。朱玖瑩云:「有半房書貧亦樂,仗一枝筆老猶雄。」讓我們寫到人生中的最後一口氣,仍有未盡之寫作。本期華府作協年刋得以順利付梓,得助於全體會員的熱心支持及49位作者們的踴躍投稿,謹此致以最高的謝意。作者:方映荷、左一心、丘宏義、王志榮、王業凱、印鐵林、安守中、宋凌、李海蒂、李玉方、李玥、李睿、金玲、金慶松、周曉風、季肇瑾、胡一霞、英惠奇、紀萱、夏勁戈、梁旭華、梁林、高霞、陶文亮、許惠敏、陳小青、陳惠青、陳明珠、陳詠智、黃娟、黃彥琳、黃志堅、黃秉驥、張之哲、張明明、張純瑛、馮小炬、楊揚、楊慶偉、賈明文、葉珮琪、劉嫄、劉緣子、劉雙柱、潘秋辰、蔡曉林、韓秀、魏書苗、龔則韞

  • - NACWADC 2015 Biannual Journal - A Collection of Literary Work from Members
     
    646,-

    華府華文作協(NACWADC)自1995年成立以來,每年出版一本年刊,2010年改成兩年一刊,逢單年出刊。此次年刊有專輯,專訪作家、華府華文作協永久會員韓秀女士的寫作經歷與書籍,為這位專業寫作者與讀者,致上我們的敬意。本會會員多勤懇筆耕,寫出好作品,使我們本期年刊展現淋漓色彩,綺妮多姿,光鮮亮麗。另有活動報導、寫作工坊、會員新書發佈等也包括在此年刊中。北美華文作家協會華府分會(NACWADC),成立宗旨是以增進文友聯繫、交換寫作經驗、促進文化交流、掘植青年作家、共同提高華文文學創作水準為目標。

  • - Pictorial Rendition of Chinese Idioms in Oracle Bone Inscription (Bilingual Edi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511,-

    幾年前在研究中國書法史的過程中,發現中國文字的結構非常精美,尤其殷商時期的甲骨文那些象形符號更深深地吸引了我。中國的書法和繪畫從古至今都是融成一體的。經過章、符文字ideograph) 到宋元以後各種雅緻(elegant) 的書體和書畫家,雖受各自的主觀美感及個性之影響但書法即畫法是大家共同的認知。誠如元代畫家趟孟擷所說《寫竹還於八法通》、《方知書畫本來同》等書畫同源的論述。象形甲骨文的特點就是書畫合一。畫中有形由形成字,因字有意。因甲骨文字造型稚拙簡樸有趣激起我創作的重感。自二00 九年起將甲骨文綴成旬, 文字符號經過詩張變形與畫合一,在協調或對比的色影中展現出主題的意義。首先畫了《明月三五年年有餘》及《美酒十千》等十幅作品刊載於第一本畫集(吳聞咸畫集/The Creative World of Wen-Hsien Wu) 。意猶未盡,再陸續創作共有四十幅畫作,今專集刊出,以就教於諸方家。

  •  
    532,-

    這是一本關於Kuma(2002/12/09-2013/12/10)的書。Kuma是一隻好奇的小狗,書中有牠淘氣逗趣的行為,也有牠安靜等待主人回家的照片。Kuma走了,怡暄的文字流露著對Kuma的不捨與想念,想念很深。這是一本動人的狗狗的書。葉怡暄(1973-),台灣台南人,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曾於誠品書店工作、汎太廣告公司簽約文案,現為攝影工作者、文字工作者。

  • - The Heartbeat of Silicon Valley: Kelly's Report
     
    923,-

    本書蒐羅張旗東擔任資深記者以來,於中美政商界採訪的新聞報導、人物專訪、精闢論文等,對中美間的時事均有深度的看法與涉獵,可以透過中國記者的眼光觀察中美政界所關心的議題與紀錄。張旗東,祖籍浙江寧波,出生上海。成長於上海及湖南長沙。廣州外國語學院(現廣東外貿外語大學)英國文學本科,新華社北京國際部記者、編輯。1987年旅美,獲美國阿肯色州立大學政治系碩士,南加州大學電視新聞碩士學位。歷任美國公司營銷及市場開發高管。資深媒體人。

  • av Vivi Wei-Yu Chu
    354,-

    ¿¿¿¿¿¿¿¿¿¿¿¿¿¿¿¿¿¿¿¿¿¿¿¿¿¿¿¿¿¿¿¿¿¿¿¿¿¿¿¿¿¿¿¿¿¿¿¿¿¿¿¿¿¿¿¿¿¿¿¿¿¿¿¿¿¿¿¿¿¿¿¿¿¿¿¿¿¿¿¿¿¿¿¿¿¿¿¿¿¿¿¿¿¿¿¿¿¿¿¿¿¿¿¿¿¿¿¿¿¿¿¿¿¿¿¿¿¿¿¿¿¿¿¿¿¿¿¿¿¿¿¿¿¿¿¿¿¿¿¿¿¿¿¿¿¿¿¿¿¿¿¿¿¿¿¿¿¿¿¿¿¿¿¿¿¿¿¿¿¿¿¿¿¿¿¿¿¿¿¿¿¿¿¿¿¿¿¿¿¿¿¿¿¿¿¿¿¿¿¿¿¿¿¿¿¿¿¿¿¿¿¿¿¿¿¿¿¿¿¿¿¿¿¿¿¿¿¿¿¿¿¿¿¿¿¿¿¿¿¿¿¿¿¿¿¿¿¿¿¿¿¿¿¿¿¿¿¿¿¿¿¿¿¿¿¿¿¿¿¿¿¿¿¿¿¿¿¿¿¿¿¿¿¿¿¿¿¿¿¿¿¿¿¿¿¿¿¿¿¿¿¿¿¿¿¿¿¿¿¿¿¿¿¿¿¿¿¿¿¿¿¿¿¿¿¿¿¿¿¿¿¿¿¿¿¿¿¿¿¿¿¿¿¿¿¿¿¿¿¿¿¿¿¿¿¿¿¿¿¿¿¿¿¿¿¿¿¿¿¿¿¿¿¿¿¿¿¿¿¿¿¿¿¿¿¿¿¿¿¿¿¿¿¿¿¿¿¿¿¿¿¿¿¿¿¿¿¿¿¿¿¿¿¿¿¿¿¿¿¿¿¿¿¿¿¿¿¿¿¿¿¿¿¿¿¿¿¿¿¿¿¿¿¿¿¿¿¿¿¿¿¿¿¿¿¿¿¿¿¿¿¿¿¿¿¿¿¿¿¿¿¿¿¿¿¿¿¿¿¿¿¿¿¿¿¿¿¿¿¿¿¿¿¿¿¿¿¿¿¿¿¿¿¿¿¿¿¿¿¿¿¿¿¿¿¿¿¿¿¿¿¿¿¿¿¿¿¿¿¿¿¿¿¿¿¿¿¿¿¿¿¿¿¿¿¿¿¿¿¿¿¿¿¿¿¿¿¿¿¿¿¿¿¿¿¿¿¿¿¿¿¿¿¿¿¿¿¿¿¿¿¿¿¿¿¿¿¿¿¿¿¿¿¿¿¿¿¿¿¿¿¿¿¿¿¿¿¿¿¿¿¿¿¿¿¿¿¿¿¿¿¿¿¿¿¿¿¿¿¿¿¿¿¿¿¿¿¿¿¿¿¿¿¿¿¿¿¿¿¿¿¿¿¿¿¿¿¿¿¿¿¿¿¿¿¿¿¿¿¿¿¿¿¿¿¿¿¿¿¿¿¿/¿¿¿¿¿¿¿2005¿¿¿¿¿¿¿¿¿¿¿¿¿¿¿¿¿¿¿¿¿¿¿¿¿¿¿¿¿¿¿¿¿¿¿¿¿¿¿¿¿¿¿¿¿¿¿¿¿¿¿¿¿¿¿¿¿¿¿¿¿¿¿¿¿¿¿¿¿¿¿¿¿¿¿¿¿¿¿¿¿¿¿¿¿¿¿¿¿¿¿¿¿¿¿¿¿¿¿¿¿¿¿¿¿¿¿¿¿¿¿¿¿¿¿¿¿¿¿¿¿¿¿¿¿¿¿¿¿¿¿¿¿¿/¿¿¿¿¿¿¿¿¿¿¿¿¿¿¿¿¿¿¿¿¿¿¿¿¿¿¿¿¿¿¿¿¿¿¿¿¿¿¿¿¿¿¿¿¿¿¿¿¿¿¿¿¿¿¿¿¿¿¿¿¿¿¿¿¿¿¿¿¿¿¿¿¿¿¿¿¿¿¿¿¿¿¿¿¿¿¿¿¿¿¿¿¿¿Sun Shine Group¿¿¿¿¿¿¿¿¿¿¿¿ Minnesota State Art Board¿¿¿¿¿¿¿¿¿¿¿¿¿¿¿¿¿¿¿¿¿¿¿¿¿¿¿¿"Temple Street"¿¿¿¿¿¿¿¿¿¿¿¿¿¿¿¿¿¿¿¿¿¿¿¿¿¿¿¿¿¿¿¿¿¿¿¿¿¿¿¿¿¿¿¿¿¿¿¿¿¿¿¿¿¿¿¿¿¿¿¿¿¿¿¿¿¿¿¿¿¿¿¿¿¿¿¿¿¿¿¿¿¿¿¿¿¿¿¿¿¿¿¿¿¿¿¿¿

  • av Vivi Wei-Yu Chu
    366,-

    本書是美籍華裔作家居曉玉最新文學作品,內容集結七十篇散文,多為作者美國五十年來的社會觀察與心得記錄,作者於美國分別待過明尼蘇達州與加利福尼亞州,散文集結於三大部分:「在明尼蘇達州」、「在加利福尼亞州」、「人生感悟」,字字珠璣,蘊含了半百年來作者於美國的生活閱歷與人生智慧。作者在明尼蘇達州時,是從事房產管理,透過幽默的文字,可探美國中西部一般百姓的生活點滴;二○○七年以後,作者遷居南加州聖蓋博谷居住,服務於南加州的房地產公司,除了投資管理房地產事業,業餘時間也喜歡教小孩唱歌,帶領小朋友參加僑界的才藝演出與活動。二○○八年起,作者於加州親眼目睹了美國歷史上有名的的房地產次貸危機:銀行倒閉、法拍屋拍賣、非法種大麻等社會現象,光怪陸離,鑑古知今;書末散文,是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希望以此書拋磚引玉,透過其在美國五十年來的經歷、啓發與心得,對年輕讀者或新移民有所助益。◇自序/居曉玉◇◎詩云◎少年志四海為家,遠赴他鄉謀枝棲;老年識甜酸苦辣,分析因果寫事蹟。作為在臺灣長大的,美籍華人,作為大時代中的小人物,我在此書中記載下來,我五十年來目睹之現象,也希望讀者也能和我一起品嚐異國他鄉的甜酸苦辣;是生活的流水帳,也是野史/歷史。後來,從2005年到現在,我住在南加州,這裏有一百萬的華人,由於工作是在房地產方面,我見到了很多新移民,也寫下了些感想:大事方面,次貸危機,大麻屋,耐旱花園等經驗;小事方面,也儘量提及,希望這些經驗和觀察,能夠對新來乍到的新移民,有一點幫助。同時,也寫些個人參悟到的,好好過日子的方法/想法。希望對人們有些幫助。居曉玉,原名居維豫,美籍華人作家,臺北第一女中、臺灣大學化學系畢業,美國德州美以美大學碩士。目前定居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二○○三年,居曉玉和她所創立的生祥歌詠社(Sun Shine Group)得到明尼蘇達州藝術局( Minnesota State Art Board)的藝術獎;二○○四年為明尼亞波里斯市紅眼劇埸上演的歌劇"Temple Street"創作部份歌曲。二○○七年以後,作者服務於南加州房地產公司和教學,除了教導房地產知識,也教孩子們唱歌。二○一七年九月在西來大學大禮堂主辦《英語唐詩宋詞歌唱比賽》;二○一九出版《英語唐詩宋詞歌譜》。

  • av Wen-Hsien Wu
    1 044,-

    Professor Wen-Hsien Wu was born in Shanghai, China in 1933. He began studying the expressive style of Chinese brush and ink painting in 1991. Then he started to study modern art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composition, use of color and theories behind each school or movement. Gradually he integrated the learned knowledge and insight of his own life experience to develop artwork of his own style. After retirement from a long academic medical career in 2005, he devoted his time and energy to art. This book includes close to 200 color and black and white plates. It shows Dr. Wu's evolving into a multifaceted, creative and unique artist.¿¿¿¿¿¿¿¿¿¿¿1933 ¿¿¿¿¿¿¿¿¿¿¿¿¿¿¿¿¿¿¿¿¿¿1938 ¿¿¿¿¿¿¿¿¿¿¿¿¿¿¿¿¿¿¿¿¿¿¿¿¿¿1944 ¿¿¿¿¿¿¿¿¿¿¿¿¿¿¿¿¿¿¿¿¿¿¿¿¿¿¿¿¿¿¿¿¿¿¿¿¿¿¿¿1945 ¿¿¿¿¿¿¿¿¿¿¿¿¿¿¿¿¿¿¿¿¿¿¿¿¿¿¿¿¿1948 ¿¿¿¿¿¿¿¿¿¿¿¿¿¿¿¿¿¿¿¿¿¿¿¿1951 ¿¿¿¿¿¿¿¿¿¿¿¿¿¿¿¿¿¿¿¿¿1960¿¿¿¿¿¿¿¿¿¿¿¿¿¿¿¿¿¿¿¿/¿¿¿¿1961 ¿¿¿¿¿¿¿¿¿¿¿¿¿¿¿¿1964 ¿¿¿¿¿¿¿¿¿¿¿¿¿¿¿¿¿¿1967 ¿¿¿¿¿¿¿¿¿¿¿¿¿¿¿¿¿¿¿¿¿¿¿¿¿¿¿1968 ¿¿¿¿¿¿¿¿¿¿¿¿¿¿¿¿¿¿¿¿¿¿¿¿¿¿¿¿¿¿¿¿¿¿¿¿¿¿¿¿¿1969 ¿¿¿¿¿¿¿¿¿¿¿¿¿¿¿¿¿¿¿¿¿¿¿¿¿¿¿¿¿¿¿¿¿¿¿¿¿1971 ¿¿¿¿¿¿¿¿¿¿¿¿¿¿¿¿¿¿¿¿¿¿¿¿¿¿¿¿¿¿¿¿¿¿¿¿¿¿¿¿¿¿¿¿¿¿¿¿¿¿¿¿¿¿¿¿¿¿¿¿¿¿¿¿¿¿¿¿¿¿¿¿¿¿¿¿¿¿¿¿¿¿¿¿¿¿1974 ¿¿¿¿¿¿¿¿¿¿¿¿¿¿¿¿¿¿¿¿¿¿¿¿¿¿¿1977¿¿¿¿¿¿¿¿¿¿¿¿¿¿¿¿¿¿¿¿¿¿¿¿¿¿¿¿¿¿¿¿¿¿¿¿¿¿¿¿¿¿¿¿¿¿¿¿¿¿¿¿¿¿¿¿¿¿¿¿1979 ¿¿¿¿¿¿¿¿¿¿¿¿¿¿/¿¿¿¿¿¿¿¿¿¿¿¿¿¿¿¿¿¿¿¿¿¿¿¿¿¿¿1981 ¿¿¿¿¿¿¿¿¿¿¿¿¿¿¿¿¿¿¿¿¿¿¿¿¿¿¿¿¿¿¿¿¿¿¿¿¿¿¿¿¿¿¿¿¿¿¿¿¿¿¿¿¿¿¿¿¿¿¿¿¿¿¿¿¿¿¿¿¿¿¿¿Ne-He¿¿¿¿¿¿¿¿¿¿¿¿¿¿¿¿¿¿¿¿¿¿¿¿¿¿¿¿¿¿¿¿¿¿¿¿¿¿¿¿¿¿¿¿¿¿¿¿¿¿¿¿¿¿¿¿¿¿¿¿¿¿¿¿¿¿¿¿¿¿¿¿¿¿¿¿¿¿2001.02.03¿¿¿¿¿¿¿¿¿¿¿¿¿¿¿¿¿¿¿¿¿¿¿¿¿¿¿¿¿¿¿¿¿¿¿¿¿¿¿¿¿¿¿¿¿¿¿¿¿¿¿¿¿¿¿¿1984¿1998¿¿¿¿¿¿¿¿¿¿¿¿¿¿¿¿¿¿¿¿¿¿¿¿¿¿¿¿¿2005¿¿¿¿¿¿¿¿¿¿¿¿¿

  • av Ping Lu
    560,-

    ¿¿¿¿¿¿¿¿¿¿¿¿¿¿¿¿¿Ping Lü¿¿¿¿¿¿¿¿¿¿¿¿¿¿¿¿¿Cost¿¿¿¿¿¿¿¿¿¿¿¿¿Paige. Lewis¿¿¿¿¿¿¿¿¿¿¿¿¿¿¿¿¿¿¿¿¿¿¿¿¿¿¿¿¿¿¿¿¿¿¿¿¿¿Anna Wong¿¿¿¿¿¿¿¿¿¿¿¿¿¿¿¿¿¿¿¿¿¿¿¿¿¿¿¿¿¿¿¿¿¿¿¿¿¿¿¿¿¿About Translators¿¿¿1936¿¿¿¿¿¿¿¿¿¿¿¿¿¿¿¿¿¿¿¿¿¿¿¿¿¿¿¿¿¿¿¿¿¿¿¿¿¿¿¿1988¿¿¿¿¿¿¿¿¿¿¿¿Ping Lu, was born in 1936, Shandon. He graduated from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poet, writer, painter, calligrapher and Qigong Maste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me to America in 1988, now lives in New Jersey. ¿¿¿¿1911¿¿¿¿¿¿¿¿¿¿¿¿¿¿¿5¿¿¿¿¿¿¿¿¿¿¿¿¿¿¿¿¿¿¿¿¿¿¿¿¿¿¿¿¿¿¿¿¿¿50¿¿¿¿¿¿¿¿¿¿¿¿¿¿¿¿¿¿¿1986¿¿¿¿¿¿¿¿¿¿¿¿¿¿¿¿¿¿¿¿¿¿1996¿¿¿¿Cost, was born in 1911, Russia. After The Russian October Revolution, he was forced to flee to China with his parents when he was 5 years old. He was a university graduate. He had studied in the UK, translator, reporter & poet. He had lived in China for 50 years, proficient in Chinese. He was a professor at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In 1986 Fund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Refugee Agency, he was admitted to Australia, passed away in 1996. ¿¿¿¿¿¿¿1948¿¿¿¿¿¿¿¿¿¿¿¿¿¿¿¿¿¿¿¿¿¿¿¿¿¿¿¿¿¿¿¿¿¿¿¿¿¿¿¿42¿¿¿¿¿¿¿¿¿¿¿¿Paige Lewis, was born in 1948, America. She graduated from Columbia University , an editor, writer and co-published 42 novels with her husband Ryder Syvertsen. Now she lives in New York City. ¿¿¿¿1938¿¿¿¿¿¿1963¿¿¿¿¿¿¿¿¿¿¿¿¿¿¿¿¿¿¿¿¿¿¿¿¿¿¿¿¿¿¿¿¿¿¿¿¿¿¿¿¿¿¿¿¿¿¿¿¿¿¿¿¿¿¿¿Anna Wong, was born in 1938, Hong Kong. She came to America in 1963 and graduated from Philadelphia School of Office Training. She had worked for several leading law firms, former President Nixon, former Secretary of State Cyrus Vance & former Mayor of New York, now lives in New Jersey.

  • - 我們的那個年代──振翅雲霄(英文版)第二集
     
    451,-

    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後派出4批共120名官費留學生,遠涉重洋,踏上美國的土地,成為中國最早的哈佛等留學生,包含詹天佑、黃開甲等清末重要革新人士,此為歷史上知名的「清末留美幼童」;相隔百年,國立臺灣大學陸續赴美留學的菁英學子,勤奮向學,經過50年的生聚教訓,相隔一個世紀之後,即將返臺參加國立臺灣大學85周年校慶,回顧與展望中華民國百年後的新世紀!《2013年臺大人返臺大團圓》活動主持人丘宏義博士將帶領畢業超過50年且事業有成的臺大早期校友,透過歐美最夯的微出版(Micropublishing)資訊科技,返臺出版《臺大人回憶錄》(NTU Memoir Project)並同步以印刷書(Print On Demand)與電子書(Kindle E-Book)新媒體方式發行全球(Global Publishing)。透過臺大人的文字記錄、口述歷史、影像回憶、手稿與老照片,丘宏義博士將帶領臺灣各界重新回憶臺大人是如何在50年前中華民國──臺灣艱困的學習環境中奮發圖強、積極向上,並且在遙遠的美國異鄉如何力爭上游、不卑不亢,終於今日的美國主流社會占有一席之地。臺大早期校友的回憶,彷彿就像一部臺灣的文化拓荒史,值得臺大學弟妹與中華民國社會各界學習與省思!"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北美臺大早期校友多於五○年代畢業,配合二○一三年母校臺灣大學85周年校慶,在曹祖寧、許翼雲與華之星編輯的舊版"我們的那個年代"與"振翅雲霄"二書的基礎下,由漢世紀總裁丘宏義博士領軍,廣邀百位臺大早期校友共同撰文記錄下屬於臺大早期校友(NTUEG)的「那個不平凡的年代」;臺大人回憶錄叢書帶給讀者的不僅是回憶與懷舊,閱讀本書,彷彿引領您走入時光隧道,重新體驗當年臺大早期校友智、仁、勇的勵志小品、校園趣談、成功紀事,期許為芊芊學子指引一條光明之道。本書英文題名"The Albatross of Our Generation",英文字"Albatross"是一種鳥類,學名「信天翁」,是地球上最大的鳥類之一,翅膀強而有力,一生之內可以繞地球數次,也象徵了臺大早期校友如「信天翁」般、在當年中華民國外交困境中從臺灣負笈留洋的不凡歷史。本叢書屬於"臺大人文庫──臺大人回憶錄"系列,由漢世紀EHGBooks全球發行,印刷書與Kindle電子書發行版稅將永久捐贈國立臺灣大學──臺大早期校友如同中華民國文化薪傳──永不絕版、守護中華民國臺灣。

  • - The Albatrosses of Our Generation (Chinese Edition) - Vol. 1
     
    646,-

    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後派出4批共120名官費留學生,遠涉重洋,踏上美國的土地,成為中國最早的哈佛等留學生,包含詹天佑、黃開甲等清末重要革新人士,此為歷史上知名的「清末留美幼童」;相隔百年,國立臺灣大學陸續赴美留學的菁英學子,勤奮向學,經過50年的生聚教訓,相隔一個世紀之後,即將返臺參加國立臺灣大學85周年校慶,回顧與展望中華民國百年後的新世紀!《2013年臺大人返臺大團圓》活動主持人丘宏義博士將帶領畢業超過50年且事業有成的臺大早期校友,透過歐美最夯的微出版(Micropublishing)資訊科技,返臺出版《臺大人回憶錄》(NTU Memoir Project)並同步以印刷書(Print On Demand)與電子書(Kindle E-Book)新媒體方式發行全球(Global Publishing)。透過臺大人的文字記錄、口述歷史、影像回憶、手稿與老照片,丘宏義博士將帶領臺灣各界重新回憶臺大人是如何在50年前中華民國──臺灣艱困的學習環境中奮發圖強、積極向上,並且在遙遠的美國異鄉如何力爭上游、不卑不亢,終於今日的美國主流社會占有一席之地。臺大早期校友的回憶,彷彿就像一部臺灣的文化拓荒史,值得臺大學弟妹與中華民國社會各界學習與省思!"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北美臺大早期校友多於五○年代畢業,配合二○一三年母校臺灣大學85周年校慶,在曹祖寧、許翼雲與華之星編輯的舊版"我們的那個年代"與"振翅雲霄"二書的基礎下,由漢世紀總裁丘宏義博士領軍,廣邀百位臺大早期校友共同撰文記錄下屬於臺大早期校友(NTUEG)的「那個不平凡的年代」;臺大人回憶錄叢書帶給讀者的不僅是回憶與懷舊,閱讀本書,彷彿引領您走入時光隧道,重新體驗當年臺大早期校友智、仁、勇的勵志小品、校園趣談、成功紀事,期許為芊芊學子指引一條光明之道。本書英文題名"The Albatross of Our Generation",英文字"Albatross"是一種鳥類,學名「信天翁」,是地球上最大的鳥類之一,翅膀強而有力,一生之內可以繞地球數次,也象徵了臺大早期校友如「信天翁」般、在當年中華民國外交困境中從臺灣負笈留洋的不凡歷史。本叢書屬於"臺大人文庫──臺大人回憶錄"系列,由漢世紀EHGBooks全球發行,印刷書與Kindle電子書發行版稅將永久捐贈國立臺灣大學──臺大早期校友如同中華民國文化薪傳──永不絕版、守護中華民國臺灣。

  • - A Crucial Evolution in Chinese Poetics - the Song Dynasty Jiangxi School
     
    529,-

    中國詩學源遠流長,從詩經、楚辭之後,迭經變異,蔚成巨流。而居於此間關鍵之「中」流,激盪、轉折,以致匯集了前此唐詩淹雅宏富之成果,成就了古文運動後深思博通之大判斷者,惟雄踞於人文價值高峰之宋代詩學。作為宋詩代表的「江西詩派」,不僅是久踞宋代詩壇勢力龐大的文學社群,同時它特殊的社群觀念及創作型態,更是中國詩學流變的一段發展關鍵。本文試圖為此建構一套格式塔式的理解,以江西詩派為典型,環繞著唐宋詩之爭、宗派觀念、美學型態、藝術形式、文化影響,為宋詩與中國詩學這一課題,整合多源的研究成果,建立總體的詩學詮釋,得以為唐詩與宋詩之間的這一關鍵流變,重新建立起有機而動態的意義聯繫。這就是本文以「典範」觀念為骨架所建構的一套「江西詩派」的歷史解釋:1、「江西詩派」,是一個「典範」,是一整個宋代詩學的「觀念箱子」。2、這個「觀念箱子」的性質,是「符號美學」的。3、宋人以「心法」的方法意識,實踐這種「符號表現」的詩學。「心法」,是一種默會之學的認知架構。4、這個「觀念箱子」,源自於中唐「古文運動」以來的人文反思,總結了這場文化運動的文學成果。5、黃庭堅,是這個典範網絡的「示範性的成就」。山谷詩學由於能夠成功回應歷史條件,而成就了這個「觀念箱子」。6、呂本中「江西詩社宗派圖」給予典範賦名,典範因此成形。呂本中並透過「活法」、「悟入」之說,精鍊典範、廓清典範,使江西詩學成為文化社會共同參與之詩學網絡。使黃庭堅回應歷史挑戰的成果,得以釋放而為詩壇所共享。7、典範的賦名,同時也就是標題化、固著化的開始。此後,許多理論規範的增生、抽離與異化,便附益在「江西詩派」之名下展開了。8、這個轉變,最主要的便是:由於文本化,使得一些片面的理論法則,從典範整體中抽離了出來,形成「江西體」、「江西格」等特定風格體式的稱謂;以及江西典範由以黃庭堅為核心的輻射網絡,走向「宗杜」及「杜詩-山谷詩」的路線規定。9、江西詩派原本缺乏文學正典的學習,以致資書而腐,又由於過度偏嗜人文傳統及「指符-意符」取向,引來四靈的反撥,意圖以標舉晚唐以及以「參符」為中心的客觀描寫矯正之。10、無論是江西體的抽離,路線的限定、或四靈的反撥,都還不至於撼動典範的根本。直到嚴羽,以美感價值及客觀體製之學為詩歌本質,才真正構成了針對江西符號詩學的顛覆性。嚴羽打開典範的危機,但一時風氣尚未凝聚,尚未聚積革新的力量;直到江西殿軍方回,徹底以文本中心、體製風格律定了江西正統,這最後的詮釋權威,也鼎定了後人對「江西詩派」的認識,真正瓦解了山谷以來的符號詩學典範,決定了「江西詩派」的歷史定位。

  • - The Wonders of Time
     
    278,-

    作者以科研的眼光和愛好文學的心,寫出她對社會眾生相的領悟。充分展現異國生活奮鬥愛情夢想逸趣溫馨和平等各層面的希望。讀本書可以分享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氣息﹐有如萬鼓齊鳴﹐天地共振﹐擊出貝多芬《命運交響曲》般的震盪。龔則韞,籍貫福建省晉江縣﹐生在台灣﹐長在台灣, 現住於馬里蘭州波多馬克城。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環境衛生科學與毒理學博士。曾任美國國防部陸軍研究總署細胞剉傷科副主任﹐現任美國國防醫科大學醫科和輻射生物科正教授﹐美國健康總署的科研計劃書審核員。計有150多篇英文科研著作﹐獲「亨利克利斯鼎紀念獎」(兩次)、「美國陸軍部科研成就獎」、「美國國防部女性科技楷模」及多項其它獎章﹐擁有二項發明專利。業餘喜閱讀、寫作、音樂、旅行、烹飪。現是北美華文作家協會華府分會會長、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的會員﹔北美素友會的會員、珀多瑪克城讀書會會員; 曾是前華府中美交響樂團的大提琴手和當地合唱團的女高音。一九九八年應邀演出曹禺名舞台劇《雷雨》中的繁漪。以英文現代詩分獲美國國家詩學圖書館的「一九九七年編輯選拔獎」和美國名詩人協會的「一九九八年表揚獎」及「二000年表揚獎」。以本書中的及其它七篇小說獲「二00二年華文著述獎」﹐另以 (原名為路是這樣走過來的) 得到「二00四年美華商報小說二等獎」。她說 「我最喜歡寫作﹐從來不是為了消遣或娛樂﹐自始至終﹐寫作帶給我善良、崇高、勇敢﹐邁向高山仰止的境界﹐我藉寫作來完善自己的人格﹐安置自己的靈魂。」中文著作有《荷花夢》、《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 遺傳學之父孟德爾》、《雀鳥與蘭花 - 達爾文》、《十大排毒抗癌蔬果》、《你吃對維他命了嗎?》、《不會生病的吃法》。

  • - A Drop of Old Ink - Compilation of My DC News Reports(2014-2016)
     
    354,-

    2014至2015年期間,由於擔任華府華文作協文書,按規定不得不執筆為作協每次活動寫新聞通稿,從此走進報導領域,也從此近距離見到了許多華府所臥之「虎」所藏之「龍」。2016年起擔任華府華文作協副會長以來,雖然通稿當由現任文書來寫、自己基本不再涉及,但出於濃厚的興趣與學習目的,自己同時還加入了其他一些華府文化藝術社會團體:書友會、詩友會、半杯清茶社、沈葆古籍今用課、音樂沙龍、口琴藝術團等等。或因其團體之需、或出於自己興之所至,但凡參加了活動,便時時或因邀為其寫報道、或自己因感慨而發稿;尤自2016年起任《世界日報》記者以來,更須時時帶責參加活動、書寫通訊...... 一來二去,不知不覺竟已積累了數十篇之多。書中涵蓋者只有自己所寫的文字,不包括與他人合寫的內容,當然也不包括由我改寫並刊發在《世界日報》等報刊上的他人的稿件;另外,但凡為華府華文作協寫的通稿,文末都有「(華府作協通稿)」的字樣。須指出的是,華府作協通稿寫作中曾多次得到華府作協幹事會其他成員如前會長韓秀、龔則韞、前幹事陳湘君、現會長金慶松等的幫助和指正,在此衷心鳴謝。並非所有的文章都是通稿。尤當組織活動的社團自己內部有人寫通稿時,為尊重對方、為避免有越俎代庖「偷取功名」之嫌,只能將行文口氣從內部通稿改爲客觀報導甚至短訊,雖然行文內容仍按自己通常的詳盡套路進行:時間、地點、演講者及其背景、主要內容的客觀綜述、會場狀況及「花絮」、照片取捨,等等。並非所有文章內容都較長較細,如刊發在《世界日報》上的簡訊便字數不多,當然有時會附有大量照片加以說明。也並非所有的文章都是關於演講的報導,本集還包括社團的活動報導,如作協或詩友社的年會、朗誦會等。尤自2016年底起,興致所至還參加了一些藝術性團體,如音樂沙龍、口琴藝術團等,得以設身處地強烈感受到海外華人相互間的協調與摯愛、充分折射出海外華人的多才多藝與對生命和人生的熱愛,由不得筆下自然流淌出點滴來並見諸於報端;加之後來被接收為《世界日報》記者,時時參與採訪、尤其是對華人社團的活動採訪,在向《世界日報》提供地方新聞或簡訊之餘,情之所至不由自主又另外寫出較為詳盡的活動報導、收錄刊發在其他地方版面或地方報刊之上,雖然這種情況將會更多地從2016年以後的報導中反映出來。這兩種稍有區別的內容導致本集文章被分為演講類和活動類兩大部分。本集內所有拙作,均曾被採納在美國華盛頓地區各大中文報刊及中文新聞網上,如繁體字/正體字版的《華府新聞日報》、簡體字版的《新世界時報》或《美華商報》等,部分刊登在《星島日報》等報刊的版面上,這些多為原版文字、很少被刪改。而這些文字的刪節版則多刊登在《世界日報》地方版和《世界新聞網》上。此集為第一集,收集的是2014年8月至2016年年底的報導文字。

  •  
    186,-

    《涸墨點滴──留洋之初》為美國華府華文作協幹事會文書文外女士的短篇小說集,記錄了文外10篇短篇小說,內容精彩;從文外的文筆中,彷彿帶領讀者一窺留洋生活的點滴,炎炎暑假值得青年讀者細細體會。《自序》是自己十幾二十年前的一些文字。幾滴已乾涸了的墨跡而已。在留美之初的日子裡,帶著海外中文網初起時的激動與激情,用了點當時曾經習慣的某些語言,記下了些許當年曾熟悉的生活與故事......文字曾散在於當年一些海內外雜誌與中文網絡上。從未想到要搜羅一下自成一集,直到今天的突發奇想、心血來潮。只可惜,有些雜篇攜了自己當年的許多趣事與心情,竟如點墨滴入大海,早已遍尋不見。言及墨跡已涸,皆因當年人們習慣的那種語言已作古、當年勤工儉學的日子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也已不再。一切的一切,都已成為歷史。當年出國留學之時,文革用語尚未久遠,生活中仍時時可聞,雖已漸漸進入調侃。聞者如對林妹妹焦大一般地熟悉,無須解釋、不言自明,自然常可博人一笑。然隨時日流逝、代代相隔、世事變遷,那段日子與那特有的語言,早已成為面目可憎之物、甚至眾矢之的,即使不踐踏於足下,也恨不能完全忘卻。說其已死,絕不為過。自己這些文字,便是在當年那些日子裡寫下,自然其遺跡斑斑、時時得見,以博歷經者解味之餘,會心一笑,然卻難免不為今人或異地之人不解乃至唾棄。因恐此類涸墨令人生厭,遂有好友提議要否趁此次的付梓之機,將當年文字全部改過,或引經據典一番、或揉入當今時髦文字、或加些兩岸三地共熟的用語......但,歷史不應以個人喜好來取捨,譁眾取寵也非自己所長或所願。曾有的無論是史詩抑或垃圾,既然都是歷史,再醜陋也已無法迴避、再厭惡也已無法更改更無從抹去。且雖已入史,即使已逝、即使已死,仍曾與許多生命息息相關,仍應予以尊重。等於尊重許多活過的人與物,等於尊重許多曾逝去的年華,等於尊重自己。所以,想了想,未改。所以,原汁原味,將當年的文字奉上來、將已逝的故事用已逝的語言講出來。只為尊重歷史。只為尊重自己。文外美國馬里蘭州二○一五年五月十六日文外,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自大陸留學來美。曾活躍在海外早期的數個中文網,曾任兩三個海外中文網絡雜誌編輯,作品散在海內外一些報刊雜誌上。現為北美作協華府分會會員,現任華府華文作協幹事會文書。

  • - 3-19 Shooting Re-examined
     
    269,-

    2004年3月19日下午1點45分,兩顆子彈撼動台灣的民主,也撕裂台灣社會。真相迄今未明,疑點仍有爭議。到底陳義雄是否就是真凶?有無共犯?動機為何?國安為何如此離譜?有無自導自演?九年後的今天,專案小組與台南地檢署均已結案,但是立法院真相調查委員會以及大多數社會大眾仍然不相信官方說法。透過319受害人對於事發經過的完整憶述,以及監察院、刑事局專案小組報告、台南地檢署不起訴處分書、二屆真相調查委員會報告的比對解析,槍擊受害人之一的前副總統呂秀蓮對於319槍擊案有精闢深入的研究,釐清關鍵疑點,掃除民主陰霾。陳義雄是自殺或是他殺?陳義雄真是黃衣禿頭男?二彈一槍或二彈二槍?槍彈是不是唐守義的?離譜的國安勤務!阿扁自導自演?CIA 早已得知真相?誰槍擊誰?本書顛覆您對319的成見!On March 19, 2004, the day before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Day, President Chen Shui-bian and Vice President Lu Hsiu-lien were shut by bullets. The shooting incident shocked Taiwan's democracy and to a great degree ripped Taiwan's society. As of today, the official investigation reports are still unconvinced, leaving various questions unsolved. Is Chen Yi-hsiung the shooter? Any accomplices? What are the motives? Why did the national security agencies act so ludicrously? Could it be planned and directed by the President?As former Vice President and the victim of the incident, Lu Hsiu-lien examines the Control Yuan document impeaching national security and police officials, the Criminal Investigation Bureau's special investigation report, the Tainan District Prosecutors Office report, and the 319 Truth Investigation Commission's report, as well as statements by President Chen Shui-bian, and includes her own firsthand account in details.In an attempt to identify areas of doubt and to find possible explanation, the book juxtaposes the overlapping and contradictory viewpoints of the incident given by the various reports with Lu's personal eyewitness of that day.Lu Hsiu-lien has reviewed over the points of the cartridge, the gunman, whether the two bullets came from one or two guns, the negligence by national security agencies, and the would-be assassin's possible motive. She also criticizes national security agencies' crisis management. She lists and analyzes four possibilities of the assassin identified as red (China), blue (the pan-blue political camp), green (the pan-green camp), and black (mafia and gambling syndicates).In conclusion, Lu Hsiu-lien calls on the Special Investigation Division to overturn the previous conclusion. Instead, it should take up the suggestions presented in this book to break through its blind spots on this case, proceed boldly, ignore blue/green political divisions, and seek out reality. This will bring honor to the judiciary and good fortune to Taiwan.

  •  
    384,-

    屢有所聞排華事件的印尼政治,廿世紀上半世紀(1900~1950年)曾經有過三種不同的體制。那就是(1)350年的荷蘭殖民政治。(2)3年半的日本極權政治。(3)1945年印尼宣布獨立後的共和政治。先父徐競先著述1941至1950獨立經過的「印尼十年」﹐已成為華人讀者公認為印尼現代史的經典之作之一。為紀念其為護僑奮鬥犧牲的一生﹐特撿附本人散文集編輯成冊問世﹐希有助於研經史者。徐新漢,出生自印尼華文報業世家,畢業於台北政大新聞系,歷任台北中央日報記者、加拿大溫哥華新民國報總編輯、至加拿大溫哥華世界日報總編輯一職榮休。曾任台灣大專院校旅加西友聯誼會首任會長。現任加西政大校友會會長﹑台灣各大學加西校友會聯會總召集人﹑及加拿大華文作家協會會長。 加拿大華文作家協會是世界華文作家協會的成員﹐成立於2000年10月首創在新浪網出版空中雜誌型「希望文坊」網頁,將會員作品不受時與地的限制廣傳至全球,間接將會員的作品或書籍免費「傳銷」出去。該會除了再版叢書周修棣著「鯨兒」外﹐最近又出版了數本新叢書﹕陳錦波著「珠還記」﹑賀玲著「高原雪」、「山海天地幻世錄」與三木風的「秋風縷縷」等。其餘請見該會的「希望文坊」資訊網﹕http: //blog.udn.com/cwacan。

  • - NTUAA-DC 40th Anniversary Collection (1973-2013)
     
    278,-

    《大華府及巴城地區臺灣大學校友會四十週年紀念特刊》是一部眾志成城之作,為紀念大華府及巴城地區臺灣大學校友會(NTUAA-DC)成立四十周年與母校國立臺灣大學八十五周年(2013年)而成書,由美國大華府及巴城地區臺灣大學校友會(NTUAA-DC)號召多位臺大人編纂七輯執筆寫下對當年臺大師長如傅斯年校長、劉崇鋐教務長、朱立民院長(文學院)等的懷念,也蒐錄來自第一屆到第四十屆(本屆)共14位校友會會長對其任內經驗之傳承與對臺大的追憶與期許,本書同時蒐錄校友會成立四十年來多幅珍貴的歷史照片。本書由臺灣學人出版網在臺出版、全球發行,全彩印刷書與電子書發行版稅永久捐贈大華府及巴城地區臺灣大學校友會(NTUAA-DC)。大華府及巴城地區臺灣大學校友會(NTUAA-DC)大華府及巴城地區臺灣大學校友會成立於一九七三年。其主要功能為服務此地區之校友,並提供校友聯絡及聯誼的管道。 官方網址:http: //www.ntuaadc.org聯絡方式:NTUAA-DC, PO BOX 2554, Rockville, MD 20852-2554

Gjør som tusenvis av andre bokelskere

Abonner på vårt nyhetsbrev og få rabatter og inspirasjon til din neste leseopplevelse.